AI打造個人持續成長自媒體

自從網路普及,Facebook、Threads、Instagram、YouTube、乃至於抖音等平台興起,人人皆能成為自媒體。

想要做到粉絲數持續成長和真正變現的自媒體,一定要學怎麼善用 AI 科技,發掘出最適合自己、最能放大個人價值的精準賽道


自媒體定位不是想出來的,而是做出來的

做自媒體第一個會遇到的問題是:

  • 不知道要做什麼主題?
  • 要不要去做別人已經做過的題目?
  • 擔心要進入的賽道競爭會很激烈
  • 要做什麼題目才賺錢?

最好的創業題目不是亂猜的,而是你能清楚複製與教會別人的事情。

我們用三個問題,快速找到自己的優勢:

  • 我曾經替誰解決過什麼明確的問題?
  • 我是怎麼做到的?為什麼方法有效?
  • 這些方法是否可以複製給別人?

如果你有:

  • 幫學生的成績從 40 分提升到 80 分
  • 幫朋友成功轉職
  • 一個月瘦 5 公斤
  • 自己靠副業成功月收破五位數
  • 用 Notion/Obsidian 管理生活讓自己效率翻倍

那麼恭喜,這就可以成為你可落地的方向。

真正能變現重點不是靈感(idea),而是你能複製給別人的成果(pattern)。


寫作是思考,AI 是你的「高智商審稿人」

很多人使用 AI 是:

「提示詞用 → AI 幫我寫全篇」

但真正的高段玩家是:

  1. 自己先寫 50–80%
  2. 然後問 AI:
    • 我忽略了什麼角度?
    • 哪些點講得不清楚?
    • 有沒有邏輯漏洞?
    • 受眾可能會提出什麼疑問?
    • 有沒有更有洞察力的說法?

這時候 AI 就變成:

  • 你的批判者
  • 你的專業 reviewer(審稿者)
  • 你的優化師

AI 讓你把想法說得更完整、視角更多元、內容更有專業度。


小步快跑:每天 1% 的進步,一年等於 37 倍成長

不管是不是在做自媒體,如果你每天改善 1%,一年後就是:

1.01^365 ≈ 37 倍

一個人自媒體沒辦法撒錢投廣告來創造流量或曝光,但每天挑戰進步 1%:

  • 內容越來越有深度
  • 讀者停留時間變長
  • 自媒體定位越來越清晰

創作者真正的差距,不是能力,而是「Taste(品味)」

AI 不會取代工作,它創造新的工作—— 而我們的工作是:設計、指揮、協作 AI。

AI不會取代我們,而是幫我們做得更好。

未來的工作不再是:

  • 你會不會寫文案
  • 你會不會剪片
  • 你會不會畫圖

而是,能不能指揮 AI 產出更好結果。

品味指的是產出的品質,一個能洞察巿場需求、能精準選中題目、把價值形式化輸出的人,將是 AI 時代最稀缺的創作者。


要怎麼用 AI 落地做出一個自媒體帳號?

以下是一套可以立刻使用的四步流程。

(1)用 AI 找出你最適合的內容定位

輸入這段提示:

我想打造一個自媒體帳號,請幫我分析最適合的內容方向。

以下是我的背景:
(輸入經歷、成果、技能、興趣)

我希望達成的變現目標是:
(例如:線上課、會員制、顧問、品牌合作、廣告收入)

請列出三個最適合我長期發展的內容方向,並說明每個方向的可複製方法與變現方式。

AI 會告訴你:

  • 哪種內容你最有優勢
  • 怎麼變現
  • 觀眾是誰
  • 為什麼適合你

常見的創作定位,例如:

  • 擅長教學 → 知識博主、說書
  • 擅長口語表達 → 口播短影片、時事評論
  • 擅長整理資料 → 工具測評、AI 資訊分享

(2)用 AI 進行市場與賽道分析

接著輸入:

請根據我選的方向,列出 10 個熱門細分領域,
並針對下列指標 1–10 分評分:
- 流量潛力
- 競爭強度
- 變現能力

請按照分數由高到低排序。

幾分鐘就能找到:

  • 有人要看
  • 不那麼擁擠
  • 你能持續輸出的細分賽道

這一步能讓你「不跟風,而是找到自己的藍海」。


(3)用 AI 建立內容生產系統

例如:

請根據這個賽道,幫我制定 30 天內容計劃,
包含:
- 每天的主題
- 文章或短影音標題方向
- 文章的腳本
- 建議使用的 AI 工具

AI 可以幫你:

  • 列出每日選題
  • 提供腳本框架
  • 提供封面建議

真正做到:

從想法 → 內容 → 發布
一路自動化。


(4)每週 AI 數據檢視與分析

每週利用 AI 進行數據檢視、分析與優化。

提示詞:

以下是我帳號過去 7 天的數據, 請協助分析:
* 哪一類型的內容成效最佳?
* 哪些內容需要調整或改進?
* 觀眾的喜好趨勢有什麼變化?
* 下週應該重點加強哪些部分?

AI 將會成為我們的:

  • 數據分析專家
  • 成長諮詢師
  • 策略顧問

協助我們達成每日成長 1% 的目標。


想像中的案例:一位普通女孩如何靠 AI 找到自己的內容方向

有一位(想像中的)迷茫的普通女孩覺得他自己:

  • 沒有人脈
  • 沒有專業技能
  • 沒有作品
  • 也不知道自己能寫什麼

依照我們的落地步驟1:

  1. 把自己的經歷、興趣、工作強項寫出來
  2. 在 AI 輸入賽道分析的提示詞

AI 列出的多個賽道中有一個是:

-「職場女生的 AI 工具學習筆記」

普通女孩看了當場驚訝:

這不就是我每天在做的事?
我只是從來沒想過能變現。

於是普通女孩開始穩定輸出:

  • 每週 2~4 則內容
  • 每週根據 AI 做一次歷史數據檢視、分析與優化
  • 1個月後,普通女孩的貼文下方開始有人留言
  • 2個月後,開始有人私訊普通女孩詢問課程

普通女孩不是變強了。而是 AI 幫她:

  • 把能力重新組合
  • 找到能變現的放大方式
  • 用可執行方法跑起來

這就是普通人也能用 AI 把平凡變成價值的方式。


AI 時代最大的門檻不是技術,而是勇氣

很多人覺得:

  • 我不會寫程式
  • 我不懂影片剪輯
  • 我也不是專家
  • 我不懂怎麼做好自媒體

但真相是:

AI 已經把技術降到「敢開始就能成長」的程度。

透過 AI 就能產出:

  • 腳本
  • 行銷文案
  • 策略
  • 規劃
  • 成長報告

AI 時代不是「高手吃肉」,而是「普通人也能開始飛翔」。

如果你還沒開始創立自媒體的帳號,現在就是最好的時機,用 AI 打造一個屬於自己的自媒體。

Facebook網友回應

您可能也會感興趣的文章...

用力摔東西會感到快樂嗎?

生活小事

晚上8點半在墊腳石書店看英文雜誌時,發現有警察在幫書店門口違停的機車們開罰單,有一個媽媽匆忙地跑出店門口要去騎車,但慢了一步,警察已開完單且拍好照片,在這個媽媽後面接著跑 […]

Read More

關閉 facebook 的提醒

生活小事

最近常被詐騙集團在facebook上標記,覺得facebook 的提醒想關掉: 常見的粉絲專頁詐騙標註:受尊敬的我被警告 FB 帳號有異常活動,需 24 小時內提出上訴不 […]

Read More

「酒駕」、「性侵」及「傷害幼童」增加鞭刑的提案

生活小事

對酒駕累犯、性侵犯及對幼童傷害等增設刑法懲罰方式 增加 鞭刑制度 https://join.gov.tw/idea/detail/f2c4075f-04e7-4d1d-8 […]

Read More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