收聽警廣暮鼓晨鐘節目「 2013/04/25 想像力」裡講到蘇東坡的想像力,還提到一首詩,於是我上網查了查,一開始是聽到別人朗讀文言文,不知道在講什麼,光聽別人講,好像很厲害的樣子,在查了之後,發現詩的內容,沒什麼特別,詩裡的結論很簡單,就是:「要同時有指頭和琴才能有美妙的音樂」,實在無法想像,為什麼這麼簡單的道理和事情也能做成詩?
蘇軾的《琴詩》曰:
若言琴上有琴聲,放在匣中何不鳴?若言聲在指頭上,何不於君指上聽?
如果琴上發出的琴聲是琴,那麼,將琴放置在琴匣內時,為何琴不自鳴?若說琴不能自鳴,那麼,該是撥琴的指頭發出的聲響吧?那麼何不在彈琴的指頭上聽聽?如果都不是,琴聲何來?
這麼簡單的道理,也被寫在佛學的《楞嚴經》書裡。
譬如琴瑟、箜篌、琵琶,雖有妙音,若無妙指,終不能發。汝與眾生亦復如是,寶覺真心,各各圓滿,如我按指,海印發光。
樂器,雖然能奏出美妙音樂,但如果沒有巧妙的手指,和熟稔樂理的琴師,亦不能奏出妙音。樂器自己是不會發出妙音來的,一切眾生和琴的道理一樣。後面的「寶覺真心,各各圓滿,如我按指,海印發光。」,太玄了,留給研究佛法的人去想。
似乎很多事情的完成,都是由很多的因素來組成,像是孔明火燒連環船的借東風。
韋應物〈聽嘉陵江水寄深上人〉詩:
水性自云靜,石中本無聲,如何兩相激,雷轉空山驚?
水與石本靜,由於地勢的高低,江水自上而下沖激石頭,才發出了聲音;如果水與石沒有如此高下激盪的因緣合成,則水聲就無從產生;琴師若空有指頭,而不去撥動琴弦,則琴聲亦無從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