使用Antigravity實作網友在github上許願的功能

測試結果,在完全沒寫程式碼的情況下,Antigravity 確實完成網友許願的功能的增加。

使用心得:

  • 第一次開啟專案, 使用提示詞: 詳細分析目前專案
  • 使用 Fast + (Low) 就夠用, 如果一直彈出 Error 的話
  • 分析結果不一定可以一次到位, 再給下一個提示詞即可

影片分享: https://youtu.be/VERnMoefJWg


Google Antigravity 是 Google 發布 AI 原生開發平台(IDE)

與 Antigravity 最相似的產品是「Cursor」,兩者都基於 VS Code,但在設計哲學上有根本的差異:Cursor 是最強的 AI 輔助駕駛(Copilot),而 Google Antigravity 則試圖成為你的 AI 代理人(Agent)。另一個主要差異在 chrome 瀏覽器是 Google 開發的,所以可以輕易整合到開發環境。


Google Antigravity 與 Cursor 在 AI 輔助程式碼開發上的詳細差異比較:

1. 核心理念與定位 (Philosophy)

  • Cursor (AI 輔助者):
    • 核心: “Human-Centric”(以人為中心)。
    • 模式: 你是駕駛,AI 是導航員。你寫 Code,AI 幫你補全、重構或解釋。雖然有 Composer 可以編輯多個檔案,但主要還是依賴你來驅動每一個指令。
    • 目標: 讓你寫程式更快。
  • Google Antigravity (AI 代理人):
    • 核心: “Agent-First”(以代理人為中心)。
    • 模式: 你是架構師/管理者,AI 是員工。你不只是叫 AI 寫一段 Code,而是給它一個「任務」(Task),例如「修復登入頁面的 Bug 並測試」。
    • 目標: 讓 AI 自主完成開發、測試、驗證的完整流程。

2. 功能與工作流差異 (Features & Workflow)

特性CursorGoogle Antigravity
多檔案編輯Cursor Composer: 強大的多檔案編輯功能,能理解整個專案並同時修改多個檔案。Agentic Workflow: 不僅能修改多個檔案,還能自主決定需要修改哪些檔案,並執行終端機指令。
自主性 (Autonomy)低/中: AI 等待你的指令,寫完程式碼後等待你 Review 和 Apply。高: Agent 擁有 Editor, Terminal, Browser 的控制權。它可以自己寫 Code -> 自己跑 Terminal 安裝套件 -> 自己打開瀏覽器測試 -> 發現報錯 -> 自己修正。
驗證機制Code Diff: 你主要透過閱讀程式碼的差異(Diff)來確認 AI 寫得對不對。Artifacts (產出物): 這是 Antigravity 的殺手鐧。Agent 會生成「證據」給你檢查,包含截圖、螢幕錄影、執行日誌,證明它真的修好了 Bug。
瀏覽器整合無內建(需手動切換視窗)。內建 Chrome 引擎: Agent 可以直接操控內建的無頭瀏覽器(Headless Browser)進行端對端測試(E2E Testing),甚至錄下測試過程給你看。
多工處理單一對話線程(一次處理一件事)。Manager View (任務中心): 你可以同時派發多個 Agent 去做不同的事(例如:Agent A 修 Bug,Agent B 寫文件),並在一個儀表板上監控它們。

3. 底層模型 (AI Models)

  • Cursor:
    • 主力模型: Claude 4.5 Sonnet (目前公認寫 Code 最強)。
    • 選擇性: 允許用戶切換 GPT-4o 或其他模型,但深度整合是針對 Claude 優化的。
    • 優勢: Claude 3.5 Sonnet 在程式碼邏輯和指令遵循上目前仍是頂尖標準。
  • Google Antigravity:
    • 主力模型: Gemini 3 Pro (Google 最新發布的最強模型)。
    • 開放性: 令人驚訝的是,Google 也支援 第三方模型(如 Claude 4.5 Sonnet, GPT-OSS)。
    • 優勢: Gemini 3 擁有超大的 Context Window(百萬級 Token),理論上對超大型專案(Monorepo)的理解力會比 Cursor 更強;且 Google 聲稱 Gemini 3 在 Agentic 任務上的表現優於 Claude。

4. 介面設計 (Interface)

  • Cursor:
    • 長得像 VS Code,但把 AI Chat 和編輯器融合得非常無縫(Inline Edit)。
    • 操作邏輯是:Cmd+K (指令) -> 生成代碼 -> Tab (接受)。
  • Google Antigravity:
    • 雙介面模式:
      1. Editor View: 傳統 IDE 介面,類似 Cursor,適合寫 Code。
      2. Manager View: 這是全新的概念,一個「指揮中心」,用來管理多個正在工作的 AI Agents,查看它們的進度、截圖和計畫。
    • 回饋機制: 你可以像在 Google Docs 上一樣,直接在 Agent 生成的截圖或計畫書上留言(Comment),Agent 會根據留言修正行為,而不需要停止任務。

5. 誰適合哪個?

  • 選擇 Cursor,如果:
    • 你喜歡親自掌控每一行程式碼。
    • 你需要極致快速的「自動補全」體驗(Tab Tab Tab)。
    • 你已經習慣了 Claude 4.5 Sonnet 的手感。
    • 你主要做後端或邏輯層開發,不需要頻繁的 UI 視覺驗證。
  • 選擇 Google Antigravity,如果:
    • 你想嘗試「將任務外包給 AI」的未來工作模式。
    • 你是 全端或前端工程師:Antigravity 的「瀏覽器視覺驗證」能力對調 UI、修 CSS 非常強大。
    • 你的專案非常龐大,需要 Gemini 級別的 Context Window。
    • 你希望 AI 能幫你跑測試、安裝環境,而不僅僅是寫字。

Facebook網友回應

您可能也會感興趣的文章...

使用指令截取部份影片為mp3

電腦相關應用

如果已取的到影片,想截取特定幾分幾秒後開始的聲音為mp3,可以使用 ffmepg 指令: ffmpeg -ss 07:43 -t 60 -i 來源檔名 輸出檔名.mp3 […]

Read More

獅尾惡魔黑體 :改造思源黑體筆觸長箭頭免費商用

電腦相關應用

獅尾惡魔黑體基於思源黑體的筆觸長箭頭和拔腳改造,更加簡明現代化的字體。支援简体中文、繁體中文、韓文與日文;可以免費商用,歡迎大家自由應用、自由改作! 獅尾惡魔黑體的特色是 […]

Read More

認識「網路中立性」

美國聯邦通訊委員會(FCC)在 2017-12-14日以3票贊成、2票反對,決議廢除「網路中立」法規,引發爭議。 網路中立性原則的核心是「非歧視性的互聯互通」,該原則是指 […]

Read More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