自從網路普及,Facebook、Threads、Instagram、YouTube、乃至於抖音等平台興起,人人皆能成為自媒體。過去,經營者總被教導要「追逐熱門趨勢」和「快速量產內容」。
然而,進入 AI 時代,能實現長期成長和真正變現的自媒體,絕非盲目追題材,而是要善用 AI 科技,發掘出最適合自己、最能放大個人價值的精準賽道。
這篇文章分享打造自媒體帳號的核心思路,並告訴你如何 用 AI 實際落地從定位 → 內容 → 優化的一整套流程。
一、好的自媒體定位不是想出來的,而是做出來的
很多人做自媒體第一步的問題是:
- 不知道做什麼主題
- 覺得哪個賽道都競爭激烈
- 看別人成功了,換自己做卻做不起來
最好的創業題目不是亂猜的,而是你已經為某一群人做到成功、你也能清楚複製與教會別人的事情。
用三個問題快速找到自己的優勢:
- 我曾經替誰解決過什麼明確的問題?
- 我是怎麼做到的?
- 這些方法是否可以複製給別人?
如果你有:
- 幫學生從 40 分提升到 80 分
- 幫朋友成功轉職
- 一個月瘦 5 公斤
- 自己靠副業成功月收破五位數
- 用 Notion 管理生活讓自己效率翻倍
那麼恭喜,這就可以成為你可落地的方向。
不要找 idea,而是找 pattern。
真正能變現的不是靈感,而是你能複製給別人的成果。
二、寫作是思考,AI 是你的「高智商審稿人」
很多人使用 AI 是:
「我輸入提示 → AI 幫我寫」
但真正的高段玩家是:
- 自己先寫 50–80%
- 然後問 AI:
- 我忽略了什麼角度?
- 哪些點講得不清楚?
- 有沒有相反立場?
- 受眾可能會提出什麼疑問?
AI 就變成:
- 你的批判者
- 你的思考輔助器
- 你的專業 reviewer(審稿者)
不取代你的聲音,而是讓你把想法說得更完整、更深、更有洞察。
三、小步快跑:每天 1% 的進步,一年等於 37 倍成長
自媒體最難的不是寫第一篇,而是:
- 繼續寫第二篇
- 感覺沒什麼成效還不放棄
- 幾十天後仍願意每天調整一點點
如果你每天改善 1%,一年後就是:
1.01^365 ≈ 37 倍
單人創業或個人自媒體幾乎沒可能靠:
- 大量撒錢投廣告
- 短期打造流量奇蹟
但每天優化 1%:
- 封面更清楚
- 開頭更抓人
- CTA 更引導
- 主題更聚焦
- 讀者停留時間變長
差距會在幾十天後悄悄拉開。
四、新時代的 SEO:AI 正在讀你的內容
過去做 SEO 是:
- 寫給 Google
- 寫給人看
- 優化排名
但現在的內容正在進入:
AI 檢索時代
未來 AI 會分析:
- 你的名字是否出現在網路上
- 你的內容是否被引用
- 你的文章品質是否有價值
- 是否多次出現一致觀點
AI 模型會對你下判斷:
「你是否值得被推薦給更多人?」
所以:
- 不一定要爆款
- 不一定要洗版
- 但一定要:持續輸出有價值的內容
因為你不是在餵讀者而已,
你正在餵 AI 訓練你的品牌。
五、AI 不只是工具,它正在變成你的「超級員工」
AI 很快會代替:
- 助理
- 規劃助教
- 客服
- 行銷工具
甚至:
會幫你打電話、預約、詢價、談合作。
對於個人創作者,
如果:
- 你的內容、產品、能力
- AI 能理解,能檢索
你就能在沒有人的情況下:
- 被自動推薦
- 被自動引導
- 被自動成交
這是個人創作者史上最大的機會。
六、真正的差距,不是能力,而是「Taste(品味)」
AI 不會淘汰會用 AI 的人,
但會淘汰「寫不出好提示詞的人」。
未來的工作不是:
- 你會不會寫
- 你會不會剪
- 你會不會做圖
而是:
你能不能指揮 AI 產出更好結果。
像導演,而不是攝影師。
像編輯,而不是打字員。
七、那要怎麼用 AI 落地做出一個自媒體帳號?
以下是一套可以立刻使用的四步流程。
(1)用 AI 找出你最適合的內容定位
輸入這段提示:
我想打造一個自媒體帳號,請幫我分析最適合的內容方向。
以下是我的背景:
(輸入經歷、成果、技能、興趣)
我希望達成的變現目標是:
(例如:線上課、會員制、顧問、品牌合作、廣告收入)
請列出三個最適合我長期發展的內容方向,並說明每個方向的可複製方法與變現方式。
AI 會告訴你:
- 哪種內容你最有優勢
- 怎麼變現
- 觀眾是誰
- 為什麼適合你
不再盲目亂做。
(2)用 AI 進行市場與賽道分析
接著輸入:
請根據我選的方向,列出 10 個熱門細分領域,
並針對下列指標 1–10 分評分:
- 流量潛力
- 競爭強度
- 變現能力
請按照分數由高到低排序。
幾分鐘就能找到:
- 有人要看
- 不那麼擁擠
- 你能持續輸出的細分賽道
這一步能讓你「不跟風,而是找到自己的藍海」。
(3)用 AI 建立內容生產系統
例如:
請根據這個賽道,幫我制定 30 天內容計劃,
包含:
- 每天的主題
- 文章或短影音標題方向
- 適合發布的平台
- 建議使用的 AI 工具
AI 可以幫你:
- 列出每日選題
- 提供大綱
- 製作開場 hook
- 甚至提供封面文案、語氣建議
真正做到:
從想法 → 內容 → 發布
一路自動化。
(4)每週用 AI 做數據復盤與優化
一週一次,把數據貼進 AI:
以下是我帳號過去 7 天的數據,
請分析:
- 哪類內容表現最好?
- 哪些內容需要調整?
- 觀眾偏好往哪裡轉移?
- 下週應該加強什麼?
請基於結論給出 5 個可執行的優化行動。
AI 就會成為你的:
- 增長顧問
- 指標分析師
- 策略調整器
幫你每天成長 1%。
八、例子:一位普通女孩如何靠 AI 找到自己的內容方向
有一位非常迷茫的普通女孩覺得自己:
- 沒人脈
- 沒專業
- 沒作品
- 也不知道自己能寫什麼
解法:
- 把自己的經歷、興趣、工作強項寫出來
- 輸入我給的定位提示
- 讓 AI 做一次客觀分析
AI 列出三個賽道,其中:
-「職場女生的 AI 工具學習筆記」
她看了當場驚訝:
這不就是我每天在做的事?
我只是從來沒想過能變現。
於是她開始穩定輸出:
- 一週 2~4 則內容
- 每週根據 AI 做一次復盤
- 一個月後帳號開始有人留言
- 兩個月後開始有人丟私訊問課程
她不是變強了。而是 AI 幫她:
- 把能力重新組合
- 找到能變現的放大點
- 用可執行方法跑起來
這就是 普通人也能用 AI 把平凡變成價值的方式。
九、AI 時代最大的門檻不是技術,而是勇氣
很多人覺得:
- 我不會寫程式
- 我不懂剪輯
- 我也不是專家
- 我沒資格做自媒體
但真相是:
AI 已經把技術降到「敢開始就能成長」的程度。
能寫一段話,就能產出:
- 腳本
- 行銷文案
- 策略
- 規劃
- 成長報告
這個時代淘汰的不是不會用工具的人,
而是 不敢邁出第一步的人。
十、總結:打造自媒體的成功公式
如果把這套流程濃縮成一句話:
用你已經會、能複製、能解決問題的能力,
用 AI 放大、轉譯成別人能看懂的價值。
最實用的路線是:
- 找到你的可複製成果(不是瞎想)
- 用 AI 反推定位與市場
- 用 AI 自動化內容生產
- 用 AI 每週復盤優化
- 每天進步 1%,一年拉開 37 倍差距
這不是空談。是普通人就能落地的方法。
你可以立即開始的第一步
複製這段提示,貼進 AI:
我想打造一個自媒體帳號,請幫我分析最適合的內容方向。
以下是我的背景:
(經歷/技能/興趣/你做成功過的事)
我希望達成的變現方式是:
(例如顧問、課程、SaaS、廣告、品牌合作)
請列出 3 個最適合我長期深耕的內容定位,並說明:
- 為什麼適合我
- 目標受眾
- 可以複製的內容策略
- 實際可能的變現方式
寫完這一步,你就已經:
✔ 完成定位
✔ 找到市場
✔ 擁有可複製的價值
然後就能進入下一步:
30 天自動化內容生產。
如果這篇文章對你有啟發:
👍 點讚
⭐ 收藏
🔁 分享給需要的人
因為:
AI 時代不是「高手吃肉」,而是「普通人開始也能飛」。
如果你還沒開始,現在就是最好的時機,用 AI 打造一個屬於自己的自媒體。